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精英艺术专修学院(原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我院领导赴上海参加“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

发布日期: 2015-12-06 00:00:00

   2015年12月4日-6日,由中国话剧协会主办,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以剧目树形象、以人才举旗帜,以效益创目标”的《2015年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上海共识》。我院院长徐进才、荣誉院长梁伯龙列席了会议。

                                     12.04 开幕式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向大会通报


《2015年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上海共识(草案)》

  适逢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一周年之际
 
今年也是中国话剧协会自“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更名转型后的第一次全国全员大会。“如何创作出更多能够留芳百世的话剧艺术精品?如何构建中国话剧艺术健康的生态?如何创新互联网+话剧艺术内容发展的新形态?
 
12月4日的开幕式上,中国文化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林琳、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国际剧协总干事托比亚斯致辞大会,中国话剧协会主席团成员宣读了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中国话剧协会荣誉主席刘厚生、中国话剧协会荣誉主席胡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表演艺术家焦晃、中国话剧协会顾问老会长瞿弦和、中国话剧协会顾问老会长郑邦玉、中国话剧协会创始时期老艺术家余林发来的贺信。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还向大会通报了《2015年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上海共识(草案)》。针对“上海共识(草案)”,协会全国会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集中商讨,大家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思考,探索创新,为中国话剧艺术的繁荣开拓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12.05 互动、交流、碰撞

艺述:舞台剧的国际战略合作与发展

 
12月5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大会上做了《上海文化市场与上话的二十年》的分享。上话总经理杨绍林、党委书记张惠庆、副总经理田水、市场部主任陆莉萍、演员俱乐部主任史珺、市场部宣传主管陈理、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分别做了题为《上话的今天从哪儿来?》《职业团队的自我修养——项目制作人篇》、《坚持传统、创新剧目》、《项目营销背后的“数字游戏”》、《演艺人才如何“管”》、《新媒体时代的话剧宣传》、《艺术管理和创作》的发言,激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2017年,中国话剧将迈入第110个年头,回首过去的百年,经历过探索与禁锢,交流与碰撞,开放与革新。但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创作出能与不同观众群体产生交流并激发共鸣的作品,感动、启迪观众,这是戏剧艺术的最大挑战。
  那么,LIVE现场模式能否创造戏剧的神话?LIVE现场是机遇还是挑战?12月5日,来自88个话剧院团的协会会员以及50多位戏剧艺术家个人会员集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与观众一起参与现场以及蜻蜓FM的问答互动,揭秘《战马》、通过NT项目探讨戏剧新模式。

 

12.06  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

达成《2015年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上海共识》

 12月6日,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完满落幕,并通过《2015年中国话剧协会全国会员大会上海共识》。



我院领导赴上海参加“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
 

我院领导赴上海参加“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


我院领导赴上海参加“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


我院领导赴上海参加“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


中国话剧协会2015年全国会员大会上海共识

以剧目树形象


1、共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升服务人民的技能本领及水平,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攀登话剧艺术高峰。
2、共同建立完善的话剧评价体系,遵循和坚守艺术创作规律,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克服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鼓励有审美与思想意义、科学与理性精神的文艺批评,催生更多经得起人民检验、时间考验的精品力作。

3、共同树立海纳百川胸怀,积极推进中国话剧艺术与世界的对话及交流,坚持中国语境、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努力探求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话剧发展之路。

以人才举旗帜

4、共同努力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中国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营造从容的文艺创作环境与氛围,克服浮躁心态;同时督促话剧艺术工作者队伍自身精神文明建设。
5、共同处理好老中青话剧人才生代关系,立足于未来发展,积极为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鼓励扶植政策。
6、共同树立全面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识,在加强艺术家行业地位的同时,重视经营管理人才的发掘、培养、扶持,使其与艺术家共同成为行业主体。

以效益创目标

7、共同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构架话剧艺术通向观众之桥梁,携手大力加强话剧普及工作,将“艺术理念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
8、共同积极探索话剧表演艺术市场负面清单及行业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9、共同促进不同所有制表演艺术机构协调发展,不断强化“话剧艺术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理念,深化与完善话剧艺术创作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系统建设。
 



首页 网上报名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