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艺术教育重在心智的培养,即通过知识获得心灵的解放,是人的情致、品格的培养。
刘熙载云:“赋家之心,其小无内,其大无垠,故能随其所值,赋象班形。”(《艺概·赋概》)道明了作者的眼界和想象力的重要性。黄宾虹论画家的三个要素“理法、情义和气力”,指出:“画者以理法为巩固精神之本,以情意为运行精神之用,以气力为通变精神之权。”即画家的基本功、才情和胆魄三者缺一不可。因此,中国艺术的学习一方面尽量扩大知识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力求打通知识的千门万户,如此才能有“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整体理解。在今天这个碎片化的消费主义时代,人与学的“多闻”与“一贯”,“常”与“变”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就尤显重要了。
—摘自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丘挺
2024年初夏,我特别荣幸能与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与绘画专业的一些同学同赴中央美院享受一场身临其境的视觉盛宴,原本在这学期我已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特意择一没课的日子邀约我同他们一起亦师亦友去央美研学,我特别感动并欣然应下……
——中国画教师•宋冬
展览现场
2024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研究生展)共展出3000多件作品,今年的主题是“心向往之”,展览火爆观展人数突破15万,若是时间允许我们真想驻足停留一天,每件作品细细观摩。源于本专业的特点我们此次着重看的是中国画学院作品。
中国画学院还以“生成——创作手稿”平行展的方式,展示同学们围绕毕业创作的手稿。不得不说,不仅技法高超,而且风格各异,充满了个性。可以看到他们特定时期一件作品的生成逻辑和思绪变迁的历程。宋冬老师带着大家每幅作品认真分析讲解感兴趣或疑惑的一些局部细节。
观展有话说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幅作品《下雨了》,但是画面中没有一点雨,仿佛自己的目光就是雨点,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你的视线都会被中间的小孩吸引,好像你就是他,他就是你自己。当别人都在用伞跟书本遮挡雨点急匆匆地赶路,只有他自己停下来仰望天空好像在期待着自己快快长大,又好像在憧憬着自己长大后的生活!
———王艺锦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进门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作品形态好似成年长劲鹿与几只小鹿但都是无头的,预示着相互无法注视彼此,底部的煤炭比作生活的痛苦。作品刻画了中国传统式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存在抒情障碍,彼此理解难处但不能很好沟通的状态。值得我们深思。
———赵永强
这次去央美看展,看到了很多很优秀很有创意的作品。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有关女性主义的一些艺术创作,有关于“女书”的作品,让这种女性创造出来的这种文字,让更多人知道。还有以“孕妇”来隐喻自然生命力的装置艺术。这类题材也是我一直很关注的,所以通过这次学习我会在以后更着重思考把女性主义和书画结合起来,尝试做一些作品。
———徐帆
看到了2024年的央美毕业展,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画的展品,自己也学了两个学期的中国工笔画,再看到央美毕业展后,才知道原来画画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通过画向外展示自己的想法,同样看画的人也可以看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也见识到了很多中国画里才有的绘画技巧,真的不虚此行。
———李消消
5月13日参观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看到了很多毕业生的作品之后,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水墨语言又多了一份认知。他们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加以创新,敢于尝试新的艺术语言。
———杨典典
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的殿堂,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梦想的世界。每年的毕业展,都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让人沉醉在无尽的艺术海洋中。我看到一幅幅画作,它们不仅仅是色彩与线条的组合,更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那些充满活力的风景画,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那么生动,仿佛能穿越画布,与我们对视。
———吴高峰
此次央美之行,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机会。 看展的时候。感觉每一个作品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力。站在每一个作品面前,仔细的感受作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作品,他想表达些什么呢,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不由让我们深思。这次看展让我了解了许多新的技巧和方法,这种交流的经历不仅可以让我学到新的东西,而且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艺术和生活。
———张靓颖
央美之行,“欣赏一幅作品,并不是看他创作的怎么样,而是先考虑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创作”这是我进入场馆的第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从而在看展过程中让我有意识地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创作这件作品,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每一件作品,从而与每一件作品产生共鸣。
———唐帅
这次央美之行,让我看到了许多惊艳人的作品,让我明白了天地之外是更广阔的天地,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常置身于井底,觉得外面的天地只是洞天之地,当我们真正的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才明白人与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所以在以后的时间要多加努力,尽量缩短差距才是现在该做的事情。
———徐源
这次央美之行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独特的魅力.展厅的画大气磅礴,让人不得不震撼陶醉各种各样的画让我目不暇接,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各自的韵味都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看了这些作品之后似乎感觉到老师们在鼓励着我们告诉我们艺术是充满魅力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是无止尽的希望.我们可以好好珍惜青年时光,用心去体验生活去感受艺术带来的无穷的魅力。
———边新璐
这幅作品第一眼让我感觉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无论是黑白灰协调的处理还是画面前后左右的空间布局都能突出这幅作品的朦胧美和神秘感。
———杨雄伟
这次美术馆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幅优秀作品的展现让我受益匪浅,除此之外,美术馆外无可挑剔的宏伟建筑也让我惊叹不已,因为看到外观就觉得是一个“非常优雅”的美术馆,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座宏伟的宫殿。这次参观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 李晓雷
这次去央美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多样化的美,尤其是中国画传统笔法与其他艺术结合更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包容美。书法专业作品的各种优秀作品更值得我们反复观摩学习。
——— 李庆跃
今年的央美的毕业展主题“心向往之”。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个个故事的开端。等待着我们去探索领悟。每一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在这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看到每一幅作品,不仅是线条和色彩的组合。更能体现出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见解,每一处细节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仿佛能穿越画布与我们对视。每一步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次停留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我拍下了无数照片,却发现镜头永远捕捉不到那份震撼心灵的感动。
———伊晓雨
此次央美之行,见识到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及风格,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作品材料的运用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让我感到新奇有趣。
短暂的艺术之旅结束,还会有更多的旅程在未来,如同即将毕业的我一样,未来的旅程在等着我。
———刘灿
临近毕业之际,我们福禄娃书法班再次和宋老师一起走进央美研究生毕业展,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心向往之”。这个主题就会让人联想很多,可能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的”心向往之“,所谓:心向往之,行必能至。“你看,我这长了个倒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作者心向往之的是属于他的一个卧室,这个缺憾可能需要他用一生治愈。这是最能共情的。 《存在只是存在者的存在》我比较喜欢 的作品,“不要告诉任何人”“欲望没有历史”“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三句话在滚轴机器上以铁粉被吸附的方式往复出现又掉落,正如从过去到现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不断地自我追问,不断地影响未来,又不断的蝶变出新的意义。《我就想让你看到我》这幅作品是由好多气球组成的,气球上可能是作者本人的照片,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一定是个可可爱爱的人,还很显眼。果不其然有一个气球写着:我就想让你看到我。我挺喜欢这种方式的,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才能更好的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次可能是我们班在大学生涯里最后一次一起和宋老师一起去看展了,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展,在那天都被拍成很多张图片作为留念。还有我们可爱的学弟学妹也加入了我们,我们组成了大家庭。
———韩春霞
24年的央美毕业展,以“心向往之”为主题为观众展示了央美学子们的艺术视野和学术底蕴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与观众产生共鸣每件作品都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艺术水平。
———林帅
前几天去看的央美毕业展,对我来说还是有很深刻的感受,尤其是雕塑系的机箱原件电脑技术和苔藓结合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发展关系。还有实验艺术系的冰川与雪山不禁的让人思考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最让我感觉有意思的是书法系的作品,他们还原了古代器物还刻上了铭文最后在拓出文字来,他们把书法创作变的不是一味的写作品,而是用另一种制作古代器物的方式表达出来,我觉得这很有意义。以上就是我个人的感受,通过这次看展的收获也希望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改变。
———刘济福
学生拍摄
出行合影
来 源 | 美术与设计学院
责 审|融媒体中心